远观中国 - FT中文网
远观中国
登录×
电子邮件/用户名
密码
记住我
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:
请输入手机号码,通过短信验证(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):
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,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。

老穆是块儿“活化石”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老穆是我中小学时的同学,他一直在追赶时代潮流,从未落伍。他的人生际遇,就像“化石”一样,存储记录了近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和价值观波动的信息。
2006年4月17日

中国人的智商全球最高?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一位英国学者最近列出了全球各国、各大种族的“智商排行榜”,并把智商与国力挂上了钩。我电话采访了这位学者,试图探究中国经济发展与国民智力的关系。
(本栏目每周一推出)
2006年4月10日

怀揣几本护照的人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不知始于何时,这个星球上怀揣两本甚至多本护照的人多了起来,上世纪末开始,中国人也加入这一行列。同时,要求中国承认双重国籍的声音,也里外呼应起来。
(本栏目每周一推出)
2006年4月3日

假如穆桂英真的挂帅……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曾让世人羡慕的中国妇女地位,近些年来却有所回落,但仍有许多中国男子认为女性地位过高了。有人说,中国男人可以欣赏舞台上的穆桂英挂帅,但无法接受现实生活中的女老板、女上司。
(本栏目每周一推出)
2006年3月27日

“该改的不改,不该改的瞎改”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有人抱怨,中国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迟迟不能出台,但医疗、教育等公益领域却匆忙进行了“市场化”改革。不过,中国最近举行的一场关于医改的讨论,却传出了某些意义不凡的信息。
(本栏目每周一推出)
2006年3月20日

为了“海龟”不变“海带”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近些年来,中国传媒上经常有“海龟”变“海带”的报道,而缺乏海外工作经验,是许多归国留学生被迫在家待业的原因之一。但在英国,却有一个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联系工作实习机会的项目。
(本栏目每周一推出)
2006年3月13日

谁说天下没有免费午餐?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各类“免费午餐”走俏中国──从狭义的美酒佳肴,到广义的实物证券,从洗发水、卫生纸,到公务车、福利房,但这些“内部福利”最终由谁来埋单呢?
(本栏目每周一推出)
2006年3月6日

中国农业的出路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中国政府最近推出了农业“新政”计划。但有人认为,农业补贴、减税、投资等措施可能短期奏效,但无法根本解决中国的“三农”问题。
(本栏目每周一推出)
2006年2月27日

北京居民“脱康致富”?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中国首都居民去年的恩格尔系数降至31.8%,官方媒体欢呼雀跃:京城百姓生活已超越“温饱”与“小康”阶段,直逼富裕国家水平。但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?
本栏目每周一推出
2006年2月20日

中国时兴过“洋节”?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2月12日是元宵节,2月14日是情人节。这一对在今年相隔只有一天的中西节日,各自在中国的遭遇和“节日经济”效应如何呢?
(本栏目每周一推出)
2006年2月13日

“恭喜发财”声中的迷茫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今日的中国,经济改革越深入,路径迷茫越严重;GDP增长越迅速,思想分歧越尖锐;百姓一方面迷恋市场经济,另一方面却对“市场竞争”的结果充满了挫折感。
2006年2月6日

全球兴起中文热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英国一家著名私校最近把中文普通话列为必修课,英国传媒立即与中国经济崛起“挂上钩”。中文真的很快就会成为国际上的“强势语言”吗?本栏目每周一推出
2006年1月23日

中国改革:谁来主导?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在伦敦金融城一个小餐馆里,中国法学家李曙光与我“煮酒论英雄”: “中国改革开放初期,是工程师治国,现在是工程师与经济学家合作治国,未来则要进入法学家治国时期。”
(本栏目每周一出版)

2006年1月16日

中国税改:挑战与良机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目前中国的税制,一方面富人频频逃税,另一方面税负节节攀升。但这种混乱、怪诞的现状恰恰为未来中国的税制改革家提供了大展拳脚的机会。
(本栏目每周一推出)

2006年1月9日

郑必坚专访"未遂"记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自从听说郑必坚将在伦敦发表“中国和平崛起论”演说,我就多方联系,试图作一次专访,但最后还是未能如愿……
2005年12月19日

“买啥啥贵,卖啥啥便宜”

本周的重要日子接连不断:中国“入世”四周年、香港世贸谈判、首届东亚峰会,但与此同时,中国却陷入了对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外贸模式的深刻反思之中。
2005年12月12日

中国能否绕过老龄化陷阱?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中国近二十年来人均收入的提高,与计划生育有着一定的关系,但严格的一胎化政策,也在中国实现工业化之前加速促成了老龄化社会的到来。本栏目每周一出版
2005年12月5日

中国房改该吃什么“药”?

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:中国如今也成了房地产开发商“跑马圈地”的赛场,楼价不断攀升,百姓望楼兴叹。那么,中国房改是否也得了 “病”?如果有“病”,该吃什么“药”?

本栏目每周一出版

2005年11月28日

中国教改出了什么“错”?

本报中文网记者魏城:你可能以为,我会说中国教改之“错”就是把大学免费改为大学收费。但这次动笔时我发现,教改之“错”并不像医改之“病”那么一目了然。

本栏目每周一推出

2005年11月14日

中国医改得了什么“病”?

一则活人送葬的新闻,再次引发中国网民对医改方向是否有误展开争论。本报中文网记者魏城也在探问:“市场化”在医疗领域也是一根点石成金的魔杖吗?
2005年11月7日

“要发票吗?”

──相信不少人都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听到过这句询问。伪造发票在中国为何比伪造钞票更有利可图?谁是假发票市场的主要顾客?近来不断接到“代开发票”电邮的本报中文网记者魏城,试图探究其中的奥秘。
2005年10月31日

中国的“豪华车文化”

中国尚未全面进入“汽车社会 ”,却成了豪华车增长最快的国家。不过,本报中文网记者魏城引述业内人士的话说,豪华车在华轻松获利的时代将“好景不再 ”,中国的资源、环境状况也难以长期支撑“大排量汽车文化”。

来函请发至: [email protected]

2005年10月24日

中国富豪榜的不谐和音

在强调缩小贫富差距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不久,胡润的中国内地富豪榜的出台似乎有些不合时宜。但本报中文网记者魏城指出,仇富无助于扶贫,道德指责无助于减少劣商。
2005年10月17日

又一座唐人街破土动工……

目前正在韩国举行的第8届世界华商大会,再次让世界聚焦海外华商在中国经济奇迹中的作用。本报中文网记者魏城剖析了8700多万海外华人与祖居地的奇妙关系。

读者评论: [email protected]   

2005年10月10日
上一页‹‹123456››下一页